勞工相挺,才會有力量
——為什麼我們會成立新竹縣產業總工會
又要投票了,不禁想起這場選舉假的抗爭。
寶順製罐的員工成立工會,希望處理多年來「選舉不放假,又沒加班費」的問題。當時新源陪著寶順工會去新竹縣總工會尋求協助,可是總工會的態度不積極。
當時我們走出總工會,只有一個感想:「凍佛太(當火大),乾脆自己搞。」
1996年,全台灣已經有五、六個縣市成立產業總工會,主要就是覺得原來的總工會沒有盡力為工廠內的受僱勞工服務。我們決定從「聯誼會」開始,籌組新竹縣的產業總工會。一些作為工會幹部的勞動黨黨員或黨友,組成了聯誼會的骨幹,在羅美文(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uomeiwen)的協助下,除嬌生和寶順外,還有台豐,優美(現在已關廠),氰胺(今天的輝瑞),富美家,建成,新三興,花王,保谷,大魯閣,普利司通等等工會幹部。
聯誼會成立的第一件事,就是發動各工會去聲援寶順工會爭取選舉假的調解會。照片裡可見當時還沒有勞工處,一間小小的會議室調解,各工會的人都在走廊上,無形中給資方很大的壓力;大家都睜大眼睛看縣政府有沒有依法處理——當時主持調解的勞資股唐股長,今天已經是勞工處唐處長了。
因為各工會聲援的人很多,第二次調解會,縣府乾脆移到大會議室舉行。最後資方同意:
一、 爾後依法放假或給加班費
二、 過去沒放假的加班費,追討五年
三、 關係企業南順也比照——當時南順工會甚至還沒成立
一家工會有事情,所有的工會都去支援,這就是新竹縣產業總工會成立的原始精神。